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互联网IDC圈2月14日报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曾经,这句诗描述着人们心中对故乡的情感。在我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乡愁又意味着什么?
桃山ssl适用于网站、小程序/APP、API接口等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应用场景,ssl证书未来市场广阔!成为创新互联建站的ssl证书销售渠道,可以享受市场价格4-6折优惠!如果有意向欢迎电话联系或者加微信:028-86922220(备注:SSL证书合作)期待与您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发布的“当代乡愁的认知调查年度报告”显示,乡愁是当代中国人的拥有的一种普遍情感,与特定的记忆场所、物质载体相关联,且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乡愁关系到家乡中的“人情味”,也投射到人们回乡工作的意愿当中。
据介绍,该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进行,涉及34个省份或地区,其中有效问卷1936份,有效率98.8%。被调研的群体中18岁至60岁之间的样本占95%,中低收入群体占60%。
“调研结果显示,乡愁是一种主观的情感,而且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所所长陆邵明表示,“比如,人们最主要感知乡愁的方式是通过听觉来完成的,其次则是味觉、视觉和嗅觉。”
而关于唤起乡愁的载体,“有形的”如家乡的老房子、茶酒、儿时的玩具等,比“无形的”如家乡的歌曲、传统节目更具有“唤醒力量”。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春季、秋季能够唤起大部分人的乡愁感,其次是夏季,冬季则与乡愁感的关联性最弱。从传统节日上来看,春节的确最容易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中秋节次之,而清明节、重阳节唤起乡愁的比重较前两者要少很多。
“这表明,人们在气候温和的时节容易产生思乡之情,与家人团聚的节日也更容易引发乡愁。”报告研究员杜力解释道。
个人情感之外,乡愁也与邻里社会关系、社会功能空间息息相关。统计结果显示,乡愁中人们最思念的是家人,其次是同学和朋友,再次是工作中的同事。社会交往的各类日常功能空间中,以“家”为中心的居住空间是最容易引发乡愁的,其次是校园类的学习场所,再次是交通空间和工作场所。
相比之下,自然场所如河边、湖滨、农田等所获得的乡愁的“青睐”则较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土地依恋感在减弱。”陆邵明认为,未来城镇化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建成环境中记忆元素的保护外,还需要平衡自然生态要素与建成环境之间的比重。
此外,家乡中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也是乡愁的要素。报告显示,人们普遍认为变化后的家乡人情味一般。“这折射出,现代城市空间的布局让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以往更为陌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变少。”陆邵明建议,以功能为导向的居住形式更多需要考虑到人际交往空间的塑造,给予居住场所更多的人文关怀。
研究人员还对各省份及地区产生乡愁程度的主观评价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各地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乡愁。其中,思乡程度最高的省份为云南,最低为北京。
“西南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人们的乡情比较浓厚。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较之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愁情感是变淡的。”杜力表示。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每个省份人们的思乡程度和回乡工作意愿度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趋势,即“乡愁越高的省份人们越愿意留在家乡工作”。
“乡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选择工作的地理空间位置。”陆邵明说道,在现今劳动力主要聚集于东南部沿海城市的形势下,提高每个城市的地域特征与吸引力,让更多人选择留在自己的家乡工作,也能够有效平衡全国各地区劳动力分布不均的现象。
“总之,对乡愁的关怀也就是对人性的关怀、对人与人之间社会纽带情感的关怀、对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关怀。”陆邵明等专家认为,我们一方面要维护上一代人的乡愁、重新发现当代人的乡愁,另一方面要为下一代人留住乡愁,塑造令人愉悦的高品质、值得回味的栖居空间,使其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还能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