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互联网IDC圈7月1日报道: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的话显得有点落伍了。目前,最时髦的说法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不仅商家可以从大数据中“挖出商业金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直接把“大数据战略”形容为“未来的新石油”。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想监视“心怀不轨的人”,大数据就是“无价之宝”。但人们最近对大数据的情感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披露出来的“棱镜”计划,令人们开始深入思考,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兼顾安全与自由、国家利益与个人隐私。
目前创新互联已为上1000家的企业提供了网站建设、域名、网站空间、网站托管、服务器托管、企业网站设计、友谊网站维护等服务,公司将坚持客户导向、应用为本的策略,正道将秉承"和谐、参与、激情"的文化,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齐心协力一起成长,共同发展。“大数据战略”上升为美国最高国策
“棱镜门”与美国的“大数据战略”有着必然联系。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最高国策,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将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作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美国以反恐名义,更希望大数据能有所贡献。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基于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优势,美国已具备对全球网络空间的监视控制能力。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缘于美国政府的“星风”监视计划。2004年,布什政府通过司法程序,将“星风”监视计划分拆成由国家安全局执行的4个监视计划,除“棱镜”外,还包括“主干道”、“码头”和“核子”。其中,“棱镜”用于监视互联网个人信息。“核子”则主要负责截获电话通话者对话内容及关键词。“主干道”和“码头”分别对通信和互联网上数以亿兆计的“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元数据”主要指通话或通信的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参与者等,不包括电话或邮件等的内容。
“棱镜门”事件越闹越大,欧盟委员会负责司法、人权和公民事务的委员维维亚娜。雷丁19日表示,美国“棱镜”秘密情报监视项目让欧盟必须尽快通过新的法律来保护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欧洲人民党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团,该党议员也表示,支持相关“限制”美国索取欧洲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提案。但欧洲的法案对美国政府情报部门的约束力有限,有评论认为,这些“限制”显得苍白无力。
据秦安介绍,我国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从时间上看似乎并不落后于美国。但大数据应用涉及整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链,美国在大数据应用上的领先程度由思科、微软、谷歌等跨国IT公司的实力所决定,恐怕中国在几十年内难以完全超越。
美国信用营销分析专家张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上,美国政府和大公司领先新兴国家至少20年。15年前,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就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精准营销: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渠道,把合适的营销信息投送给每个顾客。随着智能电话和电脑网络的普及,美国政府和大公司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个人生活的每个方面。美国个人的一切在线行为数据都被收集储存,再加上已被有关机构掌握的个人信用数据、犯罪记录和人口统计等数据,有关公司和政府机构可以运用数据挖掘的办法,监控和预测个人的行为,并做出相关决策。
迈克。弗劳尔斯是纽约市打击金融犯罪行动组主管,他最近被赋予一个新的职务——“纽约市首席分析官”。在弗劳尔斯看来,大数据在市政管理中的应用带来的好处是有助于优化行政资源的使用,使公共支出产生大效益。大数据在纽约市的执法、经济规划、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都有应用。比如,大数据的应用,可让执法人员先发制人,在犯罪行为造成损害之前就采取行动。
应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划定新边界
《纽约时报》6月18日曾援引卷入“棱镜门”旋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恩。亚历山大一名副手的话说,“只有国家安全局20名分析专家和另外两名管理者,也就是只有这22人有权批准需要进行数据库查询的电话号码”。但人们还是有理由担心,个人隐私会被特殊机构违规查询。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分析说,大数据时代刚拉开序幕,它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地方,但要“爱”上它,还需要时日,因为它呈现给人类未来的是一幅既美丽又可怕的图景。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5月9日刊登过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中心客座教授凯特。克劳福德的一篇“再思考大数据”的文章,他提醒人们,那种认为“大数据是匿名的,它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的想法大错特错。克劳福德认为,高度个人化的大数据集将成为网络黑客或泄密者觊觎的主要目标。他举例说,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群的个人信息和普通人的信息一样,非常容易被人公开。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在政府和大公司面前,真的毫无隐私吗?张川讲了一个有趣但又有点可怕的事:有一个朋友的父母要来美国探亲,国内亲戚两个月前把老人的航班信息发到这个人的GMAIL信箱里。原定航班到达的当天,Google Now(谷歌推出的重量级应用,可全面分析用户的习惯和正在进行的动作,并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居然自动搜寻出这个航班因故取消,一大早给这个人发出提醒信息。接到提醒信息的人不用白跑一次机场接机,但也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网络巨头监控。
在美国,人们把控制民众的“独裁机构或人物”称为“Big Brother”,好像“带头大哥”。“带头大哥”对老百姓的监控,名义上都是为大家的安全和福祉。因此美国政府也会告诉民众,要为大局做出一点牺牲。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网络深入人们生活每个角落的时代,个人很难逃离这样的监控。有专家表示,如果想减少被外界监控,还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在注册每个网站和服务的时候,要确认选择不提供个人信息;每次使用电脑网络的时候,要删除那些跟踪网络行为的临时文件;手机尽量不要使用涉及个人信息的包月计划,而是使用充值服务;不要使用实名手机和互联网账户;避免使用信用卡、支付账户等有个人信息的支付手段,使用现金充值等。实际上,个人对大数据分析的防护,主要还是应该着重于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犯罪分子利用,平时要注意密码安全,减少个人隐私信息暴露,避免在网上分享不必要的信息。
大数据时代,国家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网络专家秦安说,大数据具有4V特点——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因此,一方面,个人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大型公司和国家等利益集团成为侵犯敏感信息的主体。另一方面,从大数据中提取的个人敏感信息可能连本人都不完全熟知,比如个人行为特征、语言风格、社交关系谱等。有鉴于此,大数据时代敏感信息保护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国际层面,制定大数据时代敏感信息保护的法规;国家层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业链;个人层面,采用信息加密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肯尼思。丘基尔是《经济学家》杂志数据编辑、《大数据:一次将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革命》一书的合著者之一,他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掀起一场有关“大数据时代令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的讨论。丘基尔举例说,警方如果要侦破一个城市的加油站是否存在合谋操控价格的“卡特尔行为”,以往要靠线人举报。但今天,可以做大数据分析——分析该市油价变化和加油站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正常的价格变化规律,如果价格变化持续异常,就可以怀疑存在价格垄断的行为。丘基尔认为,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存储后的再使用。不过,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收集、保存一切信息,与隐私保护政策是有冲突的,“保存一切信息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么做之前,我们有必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即现行的隐私保护政策是不是妨碍了我们正在迈入的大数据世界”。丘基尔提到,社会有必要就此进行大辩论,以便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划定新的边界。
辩证地看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兼顾安全与自由”是一个热门话题。为了不让你的隐私轻易被人打探到,可以给你的数据加密,但要想把所有数据都加密非常麻烦。如果因为“棱镜门”就让人们谈大数据时代而色变,那也是大错特错。
著名商业分析软件与服务供应商SAS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演进不仅给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也为个人生活带去便利。比如通过社交网络的数据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个人行程将可以预测。商家或组织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个人性格、购买行为偏好来有效处理库存、进行预报处理并合理预测优化商业模型。同时,个人也从中受益,减少购买时间、迅速地解决问题,甚至跟踪健康状况防范疾病。吴辅世还谈到对大数据时代的担心。他说,如果没有高性能的分析工具,大数据的价值就得不到释放,大数据的堆积和极速变化带来的后果将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它可能会为人类的生存、生活埋下隐患。
美国IT咨询公司Avanade商业情报部副总裁斯蒂夫。帕尔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数据是指非常“膨胀”的数据集,用典型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难以对其进行捕捉、储存、管理、分享、分析和可视化。大数据有3个特征:一是数据的数量大;二是产生或被吸收的速度和频率快;三是数据的多样性。为从大数据中“挖出金矿”,一家企业或机构必须能够应对大数据上述3个特征。帕尔默说,大数据给人类带来的真正机遇是把许多信息碎片拼起来,为我们的决策服务。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